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爱派书屋 > 其他类型 > 赵林无结局免费阅读我在古代种田养家糊口番外

赵林无结局免费阅读我在古代种田养家糊口番外

叶盼兮 著

其他类型连载

厨房用具买齐后,赵林又割了两斤肉,原本想买肥肉开锅,结果晚了根本没有,只有半肥半瘦的肉。行吧,半肥半瘦的肉还便宜点,还能省点钱,至于穿越人士都喜欢捡漏的大骨根本没有。屠夫又不傻,穷人不喜欢大骨,富贵人家和酒楼却喜欢买大骨熬高汤,对有钱人来说吃好更重要。放着有钱人的钱不赚,把大骨便宜处理,生意早就做不下去了。屠夫的生意全靠手上功夫,各部位出肉率的多少直接决定当天的利益。想当好一个屠夫,可不是会杀猪能杀猪就行,还要有一手好刀工,好的分割技术才是赚钱的关键。赵林会知道这些也是家里有个亲戚是祖上传下来的屠夫手艺,逢年过年听了一点皮毛。这个亲戚从过去的收猪杀猪卖肉,到后来的屠宰厂进货卖肉,硬是靠着菜市场的卖肉小摊买了三套房,还离婚养了两个孩子...

主角:赵林无   更新:2025-02-17 15:09: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赵林无的其他类型小说《赵林无结局免费阅读我在古代种田养家糊口番外》,由网络作家“叶盼兮”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厨房用具买齐后,赵林又割了两斤肉,原本想买肥肉开锅,结果晚了根本没有,只有半肥半瘦的肉。行吧,半肥半瘦的肉还便宜点,还能省点钱,至于穿越人士都喜欢捡漏的大骨根本没有。屠夫又不傻,穷人不喜欢大骨,富贵人家和酒楼却喜欢买大骨熬高汤,对有钱人来说吃好更重要。放着有钱人的钱不赚,把大骨便宜处理,生意早就做不下去了。屠夫的生意全靠手上功夫,各部位出肉率的多少直接决定当天的利益。想当好一个屠夫,可不是会杀猪能杀猪就行,还要有一手好刀工,好的分割技术才是赚钱的关键。赵林会知道这些也是家里有个亲戚是祖上传下来的屠夫手艺,逢年过年听了一点皮毛。这个亲戚从过去的收猪杀猪卖肉,到后来的屠宰厂进货卖肉,硬是靠着菜市场的卖肉小摊买了三套房,还离婚养了两个孩子...

《赵林无结局免费阅读我在古代种田养家糊口番外》精彩片段


厨房用具买齐后,赵林又割了两斤肉,原本想买肥肉开锅,结果晚了根本没有,只有半肥半瘦的肉。行吧,半肥半瘦的肉还便宜点,还能省点钱,至于穿越人士都喜欢捡漏的大骨根本没有。

屠夫又不傻,穷人不喜欢大骨,富贵人家和酒楼却喜欢买大骨熬高汤,对有钱人来说吃好更重要。放着有钱人的钱不赚,把大骨便宜处理,生意早就做不下去了。

屠夫的生意全靠手上功夫,各部位出肉率的多少直接决定当天的利益。想当好一个屠夫,可不是会杀猪能杀猪就行,还要有一手好刀工,好的分割技术才是赚钱的关键。

赵林会知道这些也是家里有个亲戚是祖上传下来的屠夫手艺,逢年过年听了一点皮毛。

这个亲戚从过去的收猪杀猪卖肉,到后来的屠宰厂进货卖肉,硬是靠着菜市场的卖肉小摊买了三套房,还离婚养了两个孩子。

他毕业后没有好工作,就没少被亲戚朋友批评读书没用,浪费家里的钱,还不如早早辍学去学门手艺赚钱。赚不到大钱,至少不会浪费钱,省下来的钱买房子也是好事。

他不记得当时是怎么回亲戚,只知道自那之后,逢年过节都不想见到亲戚朋友。走亲戚是绝对不走,亲戚朋友上门也是能找借口躲多远就多远。

为这事,父母也没少说他,让他懂做人的礼数。

他是左耳进,右耳出,他懂礼貌,谁来关心他的心情。只要他放下底线,谁也别想道德绑架,亲生父母也不行。

他也不眼馋别人赚钱多,赚钱少就少,但他知足常乐。一个人一个性子,非要逼着他赚大钱,他敢肯定自己不会快乐。

唉,前世种种譬如昨日死,从后种种譬如今日生。他以后就是一个纯正的古代人,少想那些有的没的,眼下还是想办法多赚钱多存粮,想办法填饱肚子。

买好肉,又买了一点土糖才往家里走。再不走,毛驴要造反了,他可以饿着肚子,牲畜却等不得,到点不给吃的就要闹腾。

果然走到半路毛驴就不干了,看到路边的野菜都要停下来,让它吃几口才肯继续走。自己的毛驴,舍又舍不得打,只能宠着点,不然怎么办,总不能抽几鞭子吧。

等一人一驴好不容易回到家,早就过了中午吃饭时间。村里有不少人坐在大樟树下闲聊,看到他牵着毛驴经过,都好奇问他买了什么好东西背回来。

赵林笑着和大家打招呼:“没买什么,手里钱不多,割了一斤肉,准备拿去给我爹娘。他们年纪大了,该吃点好的补补身体。”

他可没有透露自己隐私的爱好,更不想今天家里吃块肉,转眼就全村都知道。还好村里人也没有非追着他问个准确答案的意思,看到他手上提的肉,一个个都夸他孝顺,夸赵有德夫妻有福。

李桂花还没到家就知道二儿子去镇上买了肉孝顺她和老头子,她嘴上顺着来人的话夸赵林孝顺,心里却骂他蠢,浪费钱不说还得罪兄弟。

这才分家几天,仨兄弟就他送东西,让老大和老三在村里丢面子,以后还怎么相处。万一老大和老三想多了,以后有什么事都不带上他,他一个人在村里没人撑腰干什么都吃亏。

赵林可不管那些,直接说买肉是要炼油开锅,把李桂花堵得没话说。他忙了一上午,早就又累又饿又渴,哪有空听她的念叨。

赵家没有吃午饭的习惯,他还得回自己家现做。都这个点,他也不想做饭,把镇上买的咸麻花拿出来一些,和蔬菜一起煮汤,也勉强能填肚子。

煮个汤用陶瓷罐就行,他可以吃完再开锅,没开的锅炒菜都不好用,关键步骤可不能省。汤还没煮好,小云就带着俩个侄子上门玩。

说是上门玩,其实是闻到食物的香味,跑过来也是想蹭吃的。

他回来第一天就给几个孩子糖吃,后面几天也没少给孩子吃的。有什么就给什么,有时候是一颗糖,有时候是一点野果,一点小东西就让孩子们知道二叔(二伯)是家里最大方的。

得,他看着刚出锅的麻花蔬菜汤,根本吃不安,只能让仨个孩子回去拿碗。他是图省事,不想喂孩子,也是担心孩子在他这吃东西吃出麻烦来。

小云回家拿碗,家里大人肯定会知道,真要有什么事也不能怪他好心办坏事。虽然知道真出事这一招的作用有限,但说出去也占理,就算是他太小心谨慎的坏习惯吧。

小云一听要回家拿碗,把俩个弟弟扔下就跑,她一个人就可以拿三个碗。在等她的间隙,赵林拿吃的逗俩个侄子说话。

也不知道是男孩子说话迟,还是俩孩子怕他,回来之后好像还没怎么听他们说话。俩孩子差不多高,大点的是小云的亲弟弟,小名大毛,大名还没取。小一点的顺下来就是二毛,同样也没大名。

大丰村是个杂姓村,赵家祖上是逃难到此落户,早就和族里失散,祖谱有倒是有,因为人口不多却一直没有再选族长。

赵有德就独自决定等孩子大一点,站住后再取大名上族谱。不是他小心,是上族谱又要给管族谱的那老小子低头说好话,他不愿意,少一次是一次。

“想不想吃?想吃就说,喊我什么?”

大毛和二毛盯着麻花流口水,手心向上,就是不开口。

赵林继续诱惑:“喊不喊,不喊我就吃了。”说完装作一口要把麻花吃完的样子,吓得俩孩子哇哇大叫。

“二叔。”

“二伯。”

“给我,大毛要吃。”

“要吃。”二毛还小,说不来太复杂的句子,只会跟着大毛后面学话。

小云也拿着碗回来,看到赵林手里的麻花,忍不住跑得更快。一边跑一边还嚷着:“二叔,给我留一点,我要吃。”

李桂花跟在小云身后,一边骂一边担心她摔倒,喊她跑慢点,麻花不会长腿跑。

赵林给孩子们分好麻花,又赶紧进厨房拿碗再分一碗给李桂花。他也做不出来让老人看着他吃的事,只是多少有点郁闷煮少了。

原来就是想着垫一垫肚子,再分一些出去就更不够了,早知道就多煮点。

这亲戚离太近,是有好处也有不好的地方。


偏心的事他干一回就够了,为了他们兄弟感情好,他也要一碗水端平。

天色不早,赵林回到家也没另做饭,把早上剩下的锅巴加水熬成锅巴粥,配着地里新鲜摘下来的黄瓜,再配点肉就营养齐全了。

吃完也没饱,但至少不会饿得肚子咕咕叫,不会饿得半夜睡不着,能躺床上睡个安稳觉就行。没有娱乐活动,白天爬山累倒的他也和其他一样早早上床睡觉。

赵林几乎是刚躺下就进入梦乡,梦里的他进入一个奇怪的地方。

一个高山耸立,湖泊广阔无边,天空终年被雾气围绕,没有阳光也没有夜晚,没有人,也没有其他生命 存在的迹象。

他在那里转啊转啊,想找到回家的路,却怎么也找不到……

正当他着急上火的时候,突然有一道威严声音响起:“别找了,你认主之后自然能出去。”

赵林大惊,高声呼喊:“谁?你是谁?”他害怕的不是对方突然出现,而是这人居然知道他心里想什么,此时此刻的他不敢再有一丝小心思。

“你不用知道本座是谁,算你运气好,捡到宝,本座把认主的方法传给你。”

“什么宝?”赵林问得小心翼翼。

没办法,虽然那个人一直没出现,但赵林依然害怕。他有种直觉,对方想要他的命很简单,可他敢确定两辈子都没招惹过强大的敌人。

前后两辈子都是普通人的他出门在外可是不敢招惹是非,遇事都是劝自己后退一步海阔天空,和气才能生财,财没有生,气却没少生,可依然改变不了这个性格。

不是他天生就愿意退,是没有底气进一步,他要出生大富大贵之家遇事也敢大声说话,真要有个不对大不了赔钱了事。

没有钱的苦只有穷人才懂,富人的生活有远方和诗,穷人的生活就只有苟且。(PS:书中角色观点不代表作者观点。)

好在声音的主人并没有生气,只是语气也不是很好:“哼,装什么傻,本座的那块玉不你是捡到?你还把血涂抹在上面开启了空间,虽然这是个灵气不足的世界,但是本座的东西哪怕只剩一个贮物功能,也是你的福气。”

“既然是您的宝物,君子不夺人所爱,我可以还给您,只要您让我出去。”赵林只想呵呵,捡到有主的宝,是不是福气还是未知数。

“大胆,本座送出去的东西还没有人敢拒绝。你放心,我的宝也不白给你用,你在使用期间,负责把你见到各种草药都种一些在空间,记住只要空间原来没有的品种。”

“您的意思我只有使用权?”尽管已经穿越,他还是不信修仙的事,没想到居然是真实存在的世界,完全打破他的三观。

如果有可能,他也想修仙,不求长生不老,能多活几十年也是好事。他怕死,更怕病痛,修仙应该能解决这些问题吧?

“废话,你一介凡人还想长久霸占本座的随身空间?修仙,你的资质不行,没有灵根之人岂能修仙。好啦,本座的空间让你使用百年,你已经占大便宜,就当给你的工钱吧。”

呵呵,玉佩的主人可不傻,虽然他只是分出一丝神念在这个小世界,却也不会把宝物随便交给其他人暂管。

他可是特意挑选不能修炼的凡人替他办事,找一个有灵根的人,万一有强大的气运和机缘,找到修炼方法,到时候想把玉佩占为己有就不美了。


赵林不觉得苗父有什么好聊,他把聊天的活交给赵大麦,自己拉着赵二秀说话,不让她去厨房帮苗母干活。

“二弟,你拉着我干什么。”

“二姐,你是不是傻?家里三个儿媳妇,为什么非要你去帮忙。苗家没分家,你才一个女儿,干活不比另外两房多,不用什么都抢着干。”

不是赵林要挑拨苗家的兄弟关系,是实在看不下赵二秀任劳任怨勤劳付出的样子。付出有好的回报也就算了,可苗家人看着就不是个好的。

他把外甥女拉过来:“你看看小玉都成什么样子,你有空多管管孩子。”

小玉乖巧的贴着赵林身边,她喜欢这个二舅,会给她糖吃。家里的糖都是哥哥姐姐的,弟弟妹妹也有,只有她没有。

爷奶分给她的糖,每次都被娘抢走,说她还小,不能吃糖,要让给哥哥姐姐吃。可是弟弟妹妹们也没让,他们都能吃,为什么只有她还小不能吃。

她想不明白,她只是喜欢糖,喜欢甜的。

赵二秀看一眼闺女,手脚都好着,身上也没伤,衣服也好着,有什么问题。

赵林恨铁不成钢:“二姐,小玉今年都七岁了,你看看她才多高。”要不是看孩子可怜,他早就扭头走了。

七岁的孩子看着最多四五岁,长得矮小瘦弱不说,身上的衣服一看就是捡的上面哥姐的旧衣服,补丁加补丁,头发也是比鸡窝还乱。

他不用细看就知道头上有虱子和跳蚤,肚子里肯定也有蛔虫。

村里的孩子都是泥地里长大,年纪小脏点乱点都正常,可小玉身上不仅乱脏,一双小手哪里像孩子的手,伸出来粗糙得树皮,可见平时没少干活。

苗家虽然不是多富裕,但是也不至于把一个孩子使劲用,他看苗家其他孩子也没小玉惨,和村里其他孩子差不多。

赵二秀经过他的提醒还是不以为意:“这有什么,女孩子长得瘦小很正常,多干点活也是好事,有个好名声以后才好找婆家,勤快一点到婆家才受欢迎。”

赵林气得扶额,怎么会有这样的父母。

他没办法扭转赵二秀的思想,但也不能看着孩子在苗家被磋磨。当着苗家人的面,他提出要带小玉回去住几天。

苗大力对女儿去哪没意见,只要不要他管,去哪他都行。赵二秀小心看一眼公婆的眼色,见他们不说话,马上站出来反对。

赵林不和蠢货说话,直接看向苗父,只要他这个当家人同意,其他人再反对也没用。

苗父假笑道:“小玉是赵家的外孙,回外婆家住几天是应该的,我同意。”对他来说,家里少一个孩子还能省点口粮,孙女长住赵家他都不会反对。

苗母也不反对,少一个孙女干活,其他孙女顶上就好,也不要她动手。她都从媳妇熬成婆,也没几年好活,家里的事没有等着她动手的道理。

苗大嫂和苗二嫂对视一眼,心里不高兴却也不会跳出来反对公公的意见。俩人都是聪明人,平时挤兑打压赵二秀没关系,当着赵家人的面还是老实点。

赵林一眼扫过苗家所有人,再看一眼桌上的饭菜,不算好却没有拿咸菜黑面应付他们,证明苗家还是要脸的人家。

苗家男人就算不喜赵二秀,也不太可能靠近她念叨一些有的没的。

那给赵二秀洗脑的人应该逃不脱苗母和苗大嫂、苗二嫂这几个女眷,只有女人才有机会经常在她耳边念叨一些歪理。


娘家大哥托人捎回来一句话:“赵林年纪太大,他家闺女年纪还小,还能再看看,不急着这一时。”实际情况上是李家表妹听说过赵林的凶名,知道他杀过人,害怕地不敢嫁,怕嫁过来会被他打死。

赵林知道后反倒松口气,虽然回来后还没见过舅舅,但就冲这份疼闺女的劲,还是有几分可取之处。其实他也想为了婚事努力,奈何手中的信息太少,努力也是屁用没有。

他又不想娶幼女,又要女方是自愿嫁给他,光是这两点就排除大部分人。他是小看自己在外面的凶名,再加上心里多少还有点矫情,想要找个识字的姑娘,简直是绝了成亲的打算。

时间一天天过去,村长偶尔也会上门提醒,他也不希望赵林娶个不好的姑娘回来,到时影响到其他人,坏了风气也是他这个村长的事。

赵林笑着求村长再多给点时间,别催,他一定会找到合适的姑娘。

李桂花想骂他不开窍,赵有德却拦住她,把村长请到一边。

他拿出过年时节待客才用的茶叶沫子,又把赵林带回来的杂毛皮坎肩双手奉上。

村长接过东西看了看:“说吧,要我干什么。”

“有钱兄,我家老二不懂事也不听话,你这当长辈的可不能看着他一条道走到黑。你不帮着拿主意,替他挑个好姑娘,就说是官府安排的,到时候他这亲不成也得成。”

村长笑骂道:“有粮,你还是和小时候一样,肚子里一堆损主意。行吧,看在你的面上,这点小忙我就帮了。不过我得申明一点,到时候赵林不愿意也不行,这可不是开玩笑的,县令大人说了谁要敢不听安排全都蹲大牢。”

赵有德拍着胸脯表示:“有钱兄,你就放一百心,老二他不敢,他要敢不听,我把他的腿打折,到时候押着他拜堂。”

村长满意点头,他也不想村里有大龄单身汉,这样的人多了,大姑娘小媳妇大白天都不敢出门,洗澡如厕都担心有人偷看,还是早早成亲好。

李桂花全程旁观自家男人和村长的交流,确定村长走远,终于问出来:“万一村长不帮忙怎么办?”

赵有德一眼撇过去:“你放心,我和他从小一起长大,他一撅屁股,我就知道什么屎。这事对他又没坏处,举手之劳为什么不帮忙。老二是个蠢的,你也是蠢的,由着他的性子来不说,还想把娘家侄子嫁过来。”

“你要记住,以后我们俩都是靠老大养老,不对老大好一点,等到老得动不了,是想谁来伺候你。指望老三,你觉得可能吗?老二是没娶,暂时不知道什么情况,可真要让老二家的照顾,村里人还不得骂老大不孝顺。”

赵有德不仅解决赵林的婚事,还借机把李桂花敲打一番。

村长办事的速度很快,快到让赵有德怀疑自己送礼是不是不该送,也许不送村长也会催成婚事。不过送出去的礼也没有要回来的理,他只能劝自己别多想。

赵林还在四处寻找合适对象的时候,村长再次找上门。这次他有不好的预感,却找不到破解思路,或许只剩下的认命一条路可走。

村长也不和他浪费时间,开门见山道:“林哥儿,你迟迟没成亲,官府那边不可能一直等着,镇长通知我,直接给你配了邻镇一个老姑娘,和你一样也是二十多岁还没成亲,半个月之内就要完成婚事。”


“集合啦!”商队管事扯着嗓子点最后一次名。

刚离开军营,大家的纪律性还在,所有人都已经到齐,没有谁迟到。赵林暗自数了一下,他们这条队伍 差不多有几百人,看着人多,但和出征前的人数相比,可以说是少了一大半。

原身其实运气很好,在战场上熬几年还能回乡,身上除了残留一些小伤疤,并没有留下肢体残疾。和他之前猜测的一样,大部分都没有代步工具,大家全靠两条腿走路,也不知道要走到哪天。

他观察一圈,自己的情况不算差的,有些人连行李都是用一块破布包着,也不知道刚发下的银子花哪去了。别看他和其他人不说话,也知道有不少人拿到银子就去赌场和风月之地,人还没到家,银子怕是就去了一大半。

还有留着银子回家,也是赌场和妓院顾忌着大将军,行事并不敢太过分。还好他不赌更不喜欢嫖,手里银子除了必买的干粮和药,也就买了一些边城特有的物产。

他是想着带到南方赚个差价,他挑的都是实用的毛皮,就算卖不掉留着自用也是好东西。怕被查到要交商税,他也不敢买太多,刚好把藤箱塞满,有人问就是自用。

在边关几年,有几件毛皮衣物也正常,没有才奇怪。

他还想和商队管理打好关系,结果商队管事骑着马走在最前面,他连接近的机会都没有。别说管事,连商队其他人都没机会接受,他们这些士兵只能跟在商队后面慢慢走。

刚出发,大家的体力还不错,单靠两条腿也没有落后商队多少。赵林混在人群里却不敢走太快,后面的路还长着,他保持着不快不慢的速度,只求不拖队。

人多了走不快,哪怕商队护卫来回催大家,一个上午也只走了二十多里。刚到中午,大家就嚷着要休息,赵林并不觉得累,利用大家休息的机会,默默走到商队中间,想借机和小伙计拉关系。

结果还没靠近就被护卫拦下,明显商队管事并不想让他们接近,人为把商队和返乡士兵分成俩个圈子。

他苦笑一声,看样子还是太天真,商队不想外人靠近也正常,毕竟他们还有商业秘密,要被外人知道,说不定这趟生意就成亏本买卖。

他只能老实回到队伍里,为此还被其他人嘲笑。

“喂,你刚才去干什么?”

“傻子小,被人赶回来吧!你也不撒泡尿照照自己,看自己那熊样,难不成你想进商队,吃商队这碗饭。”

“告诉你,死了这条心吧。打这个主意的人多了去,轮不到你出头。”

“就是,你算老几。”

“各位,我没有进商队的想法。”赵林随口解释了一句,至于大家信不信并不重要。他只是没想到其他人会想进商队,还想因误会他。

“哼!最好如此。”

嗓门最大的黑脸大汉打听道:“喂,小子,你是哪里人?”

“我是庆县人。”赵林也没什么可隐瞒,大家虽然都是一个地方的人,但只是同属江越省,江越省还管着好几个府城,庆云城就是其中之一,庆县则是庆云城更下面的县。

“庆县?没听说过,我是省府越城人。”黑脸大汉透着一丝得意,地域歧视什么时候都存在。

赵林也不恼,庆县是个小地方,没听说过也正常。再说越城人又怎么样,还不是要服兵役,拿的军饷也和他一样,并没有因为户籍不同而高人一等。

黑脸大汉又打听道:“你真不想进商队?”

“不想。”赵林摇头。

虽然他还没想过做什么,但肯定不会进商队当个小伙计。其实最好的路是读书才科举,可惜原身一来年纪大了,二来又上过战场,他哪怕决定去读书,怕是找私塾收下他都不可能。

科举的路走不通,经商又没靠山,只能走一步看一步,先回原身老家再说。记忆里,原身老家也是个不错的地方,普通百姓不说多有钱,吃喝还是有,至少很少听到周围有饿死人的事情发生。

这已经是很好的地方,全靠老祖宗选的地方好,换个地方可就说不定了。大梁国面积并不小,但不是每个地方都能过上好日子,有些地方的百姓一年到头都难吃顿饱饭。

黑脸大汉也不知信没信他的话,只是后面也没再说话。他见对方不说话,才把早上买的包子拿出来,冰冷的包子吃起来味道并不好,可不吃哪来的体力继续走下去。

冰冷的包子,冰凉的水,每一口咽下去都是考验,吃完赵林觉得身体更冷了。此时的他特别怀念自热小火锅,什么时候才能吃到一口热乎乎的食物。

吃完继续赶路,比上午的速度快多了,商队管事还担心有人掉队,结果到晚上停下来休息也没有少一个人。

能从战场上活下来的老兵,打仗可能不是最厉害的,保命能力一定很强,而保命第一条就是危险时刻跑得够快。赵林混在人群里并不起眼,怕再引起他人误会,他也熄了和管事套近乎的打算。

平时商队会选择驿站或者客栈休息,这次多了几百人,进城或者进驿站都不大方便,商队管事只能领着大家在破庙休息。

了解大家每天的行走能力后,商队管理不再惜力,披星戴月的赶路。一路上,除了必须补给才会给大家进城采购,其他时间就没在城池停留过。

赵林一直等到半个月后才找到机会买驴,离边城远了,毛驴的价格也降下来。同样的壮年公驴,边城要十五两,他只花了七两就买到手。

有了毛驴,总算不用自己背行李。另外粮食也趁着低价买了两百多斤,原本他还想多买,但是考虑到驴的负重能力,只能忍痛放弃。

他在心里偷偷念叨:“贼老天,赶紧给我一个空间,不给就别怪我不客气。”怎么个不客气法他还没想到,但完全不影响他威胁老天爷,有用最好,没用也没什么损失,不过是多念叨两句罢了。

相关小说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