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爱派书屋 > 其他类型 > 穿越大明怼老朱,逆袭成千古名相朱标林豪前文+后续

穿越大明怼老朱,逆袭成千古名相朱标林豪前文+后续

陆河山的安千君 著

其他类型连载

“短的如同汉末三国,几十年,”“长的可以唐朝中后期那般百年。”“亦或者国运仍在,能有一个强力有为的中兴之君出现,”“强的如光武帝刘秀再造大汉,次一点的如东晋元帝衣冠东渡,或者南宋高宗主动偏安一隅,”“遗憾的如唐宣宗,差点恢复基业,奈何英年早逝,大唐再无翻盘机会。”“大部分情况下,都是不可避免地要走向覆亡。”朱元璋脸色不自觉地开始泛红,皇帝不作?朱由检就是太作了,就是他瞎折腾过头,把稳定下来的崇祯朝好局面,给败得彻底,连带着把朱慈烺的义兴朝,也给拖累了,真是气煞咱也。“什么晋元帝,宋高宗的,咱统统不要,”“咱大明需要如汉光武帝一般的帝王。”说着,越想越气的朱元璋,伸手倒了一杯茶,试图压压火气。林豪见状,心中却是愈发地激动,身躯也因此不...

主角:朱标林豪   更新:2025-03-29 14:31: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朱标林豪的其他类型小说《穿越大明怼老朱,逆袭成千古名相朱标林豪前文+后续》,由网络作家“陆河山的安千君”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短的如同汉末三国,几十年,”“长的可以唐朝中后期那般百年。”“亦或者国运仍在,能有一个强力有为的中兴之君出现,”“强的如光武帝刘秀再造大汉,次一点的如东晋元帝衣冠东渡,或者南宋高宗主动偏安一隅,”“遗憾的如唐宣宗,差点恢复基业,奈何英年早逝,大唐再无翻盘机会。”“大部分情况下,都是不可避免地要走向覆亡。”朱元璋脸色不自觉地开始泛红,皇帝不作?朱由检就是太作了,就是他瞎折腾过头,把稳定下来的崇祯朝好局面,给败得彻底,连带着把朱慈烺的义兴朝,也给拖累了,真是气煞咱也。“什么晋元帝,宋高宗的,咱统统不要,”“咱大明需要如汉光武帝一般的帝王。”说着,越想越气的朱元璋,伸手倒了一杯茶,试图压压火气。林豪见状,心中却是愈发地激动,身躯也因此不...

《穿越大明怼老朱,逆袭成千古名相朱标林豪前文+后续》精彩片段


“短的如同汉末三国,几十年,”

“长的可以唐朝中后期那般百年。”

“亦或者国运仍在,能有一个强力有为的中兴之君出现,”

“强的如光武帝刘秀再造大汉,次一点的如东晋元帝衣冠东渡,或者南宋高宗主动偏安一隅,”

“遗憾的如唐宣宗,差点恢复基业,奈何英年早逝,大唐再无翻盘机会。”

“大部分情况下,都是不可避免地要走向覆亡。”

朱元璋脸色不自觉地开始泛红,

皇帝不作?

朱由检就是太作了,

就是他瞎折腾过头,把稳定下来的崇祯朝好局面,给败得彻底,

连带着把朱慈烺的义兴朝,也给拖累了,

真是气煞咱也。

“什么晋元帝,宋高宗的,咱统统不要,”

“咱大明需要如汉光武帝一般的帝王。”

说着,

越想越气的朱元璋,伸手倒了一杯茶,试图压压火气。

林豪见状,心中却是愈发地激动,身躯也因此不由自主地微微发颤,

不错!

老朱越生气越好,

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得加把劲,说不定等会他就下旨直接赐死我,

“陛下,您搁这里许愿呢?!”

“就拿汉光武帝那般中兴之主来说,他又不是批发的,我华夏史上只独有一个,”

“不说别的,就说他的胸怀宽广,赦免杀自己兄长的政敌,”

“还有,全面信任和放权给属下,不瞎指挥,不乱猜忌,不杀功臣等等。”

“这么多优点,很多帝王根本做不到。”

朱元璋立时紧握双拳,怒焰再度升腾,

这厮在点谁?!

林豪自然发觉朱元璋已然暴怒,但嘴上依旧没停,

“光武的优点太多了,一般帝王能做到一两点,就算得上优秀了,”

“而且依臣之见,我大明根本就不会出光武一般的皇帝。”

身为后世之人,他万分肯定明朝的皇帝,没有刘秀那种款。

朱元璋彻底破防了,站起身大骂道,

“放肆!竖子安敢?”

“什么许愿?批发?胡乱用词,不知所言,”

“还笃定大明不会出光武般的皇帝,你这是咒我大明不出明君?!”

“还有什么不猜忌,胸怀宽广,不杀功臣,不瞎指挥,你是在含沙射影吗?”

见朱元璋已对号入座,

林豪再接再厉,“捅刀子”道,

“臣可是铁骨铮铮的言官,句句发自肺腑,”

“从来都是有话直说,哪里会什么含沙射影?您却接受不了?”

“哦对,还有,虚心纳谏,爱听真话,这也是光武帝大优点,”

“陛下您也是帝王,却是不喜欢听。”

“你!你狂悖。。。”朱元璋怒目圆睁,他抬手指着林豪,由于盛怒他的手指还不停地微微发颤,后面的训斥之言,他怎么也组织不好。

林豪见朱元璋已经动了真怒,

觉得求死的“火候”已足,遂开始收尾道,

“要臣说,”

“陛下也不要担忧什么大明危局,要什么后世明君,一切还是得从根上改变,”

“您应该做好表率。”

朱元璋出离愤怒了,

已经忘记了他来这里的初衷是问计,

谈不下去了,

彻底没得谈了,

此獠狗嘴里吐不出象牙,

不说法子就算了,

连一句好话都没,句句扎心,

不就是一个地方势强,威胁朝廷的危局么,咱就不信其他大臣会没主张?

咱就不该来这受他的鸟气。

气不过的朱元璋,愤而抓起茶杯一摔,

只是一瞬间,

十几名大内侍卫,纷纷抽刀闪身入院,围护在朱元璋身前,

林豪见状,却是欣喜不已,

摔杯为号,是刻在护卫们骨子里的应激反应,

老朱,

现在就等你一句话了,


朱允炆一行人的身影,

很快消失在皇宫院墙的拐弯处,

林豪收回目光,轻轻摇头,脸上露出苦笑,

我真是咸吃萝卜淡操心,

皇位归属,

这等江山社稷大事,

那是老朱该去想的,

我还是多关心自己才是,

如何尽快被老朱杀了,传送回现代享福才是我的头等要务。

虽然接下来有很长一段时间见不到老朱,

但我不能闲着,

我得利用言官的职务便利,

多挑点朝政漏洞和老朱个人问题,上疏劝谏,

老朱只是因为身体不利索而罢朝,

不是“罢工”,

基本的朝政,他还是会处理的。

说不定他看见了我的谏言,

一怒之下,

直接下诏杀我,

那我就赚了。

理顺思路的林豪,心情顿时舒畅了一些。

因为早朝取消,

官员们很快开始退场,

林豪也很快随着人流出了宫门,往礼部衙门走去,

毕竟他现在是一名官员,

分内的差事,还是得应付的。

此时的林豪并没有发现身后的不远处,有一双阴毒的眼睛正盯着他,

锦衣卫都指挥使蒋瓛,抬手示意心腹千户江韦靠拢过来,说道,

“那个叫林豪的礼科给事中,你们抓紧点,”

“不要放过他的一举一动,”

“有合适的案子,立刻算他一份。”

“老夫看着他碍眼!”

“是!卑职一定尽快‘查’出他的罪证,以消大人心头之恨。”江韦当即躬身一拜应声道,他那一双三角眼之中,透着满满的算计。

······

一个月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

寝宫里,

朱元璋感觉自己身体已经无恙,便急匆匆地唤来太监宫女为自己更衣。

“孙儿拜见皇爷爷,”朱允炆正好来找皇爷爷请安,见状问道,“您这是要出去?”

“允炆来啦,”朱元璋微微颔首,说道,“不错,咱的身体已经全好了,得听太医的,多出去走动走动。”

“皇爷爷龙体痊愈了,真是可喜可贺,”朱允炆拜道,“皇爷爷准备去哪儿?让孙儿陪您一起去吧。”

“不必了,咱只是去太庙,”朱元璋摇摇头,看着朱允炆明显带着疲态的脸颊,有些心疼地说道,“这些时日,你又要忙活你父王的事,又要照顾咱,实在辛苦了,”

“你还是抓紧时间,多多休息吧。”

“这是孙儿应该做的,”

“父王走了,孙儿理应为他尽孝。”朱允炆跪地,恭敬一拜说道。

这些时日,朱元璋罢朝休养,

鲜少接见外臣和皇亲,

只有朱允炆奉诏,得以随侍左右。

太子妃吕氏,还有东宫系的官员们,敏锐地嗅到了“不一样”的气息,

在他们一干人等的通力协作下,

朱允炆完美地做到了侍奉皇爷爷和为父王守灵治丧两不相误。

“好孩子!”

“你有这份心,咱甚是欣慰,”朱元璋感动地上前扶起孙子,“咱已经没事了,你自己可别累到了。接下来,你多和礼部、工部交涉,跟进你父王陵寝修建的事。”

“这是头等大事。”

朱标正直壮年,薨逝得突然,根本没有提前去修陵,

所以朱元璋只得在自己陵寝的东侧,开辟了一块区域,作为自己儿子的陵寝,

由礼部和工部牵头,加急修建。

“是!孙儿领旨。”朱允炆应声领命。

朱元璋换好常服,又安慰了孙子一番,便坐着步撵离开了寝宫,去往太庙,

因为生病,他已经有一个月没去太庙偏殿了,

他有些忧心机缘会消失,

自己无法再见朱棣和朱由检,

大明的未来,也是他最关心的事。

朱允炆随着皇爷爷来到在寝宫门口,目送着皇爷爷离去之后,也很快离去回到了春和宫。

吕氏收到儿子回来的消息,很快就派人召他来到内院,

“怎么不陪着你皇爷爷?这么早就回来了?”

“可是有什么变故?”

“皇爷爷身体恢复了,现在去太庙拜祭。”朱允炆看着母妃一脸困惑又紧张的表情,摇摇头轻声答道,“他让儿臣先回来好好休息,”

“还给儿臣指派了差事,去参与父王陵寝的修建。”

“皇爷爷让儿臣保重身体,别累到。。。”

朱允炆把自己和皇爷爷的对话内容,一字不落地和母妃叙述了一遍。

吕氏听完,紧蹙着峨眉,轻眨着杏眼,沉思了片刻,才继续说道,

“看来你皇爷爷,还是看重你的,”

“接下来的时日,你可要加把劲,把事情办好了。”

“只有你得了皇爷爷的欢心,得到了储位,”

“我们娘俩,还有允熞、允熙他们才有未来。”

朱允炆有些不自信地问道,“可是?!母妃,儿臣真的有机会吗?”

“机会是靠自己争取的,你不尽力去试试怎么行?”吕氏抬头目光灼灼地看着儿子,“再说,我们还有退路吗?”

“你父王可是太子,”

“你跟着刘师傅,黄师傅他们读书,应该研学过史书,”

“自古失势的太子一脉,后嗣都不太好,更何况你父王还是开国的太子,”

“你的王叔们,个个都野心勃勃,还手握重兵,”

“允炆,你要记住,你不是在争取储位,而是为了我们一家子人而自强求生。”

刘三吾、黄子澄都是翰林学士,负责教授皇孙们学业,

史书更是必修的科目,

平日里,朱允炆学习认真刻苦,自然对历史种种了然于胸。

而吕氏的父亲吕本也是饱学之士,生前还做到过礼部尚书这样的高位,

书香门第出身的吕氏,自然也是通晓古今。

所以,

提到历史上那些没能成功登基的太子及其家人的下场,

母子二人,又是一阵沉默。

朱允炆心中万分苦涩,

要是父王依旧健在,

他们所有人,根本不用承受这样的命运。

他抬眼看着母妃眼角近期才出现的皱纹,

“儿臣明白了,”

“该争取的东西,一定会尽力去争取,”

“儿臣不该自我怀疑。”

吕氏欣慰地点点头,“甚好!这春和宫,我们一家子呆得住与否,就靠你了。”

“是!”朱允炆起身一礼,“儿臣这就去找黄师傅他们请教如何办差,”

“父王的东西,由孤来继承,合情合理!”

······

太庙,

偏殿里,

朱由检哭丧着脸,对着端坐在主位的朱棣说道,

“大宗爷,”

“已经一个月过去了,您的办法臣孙都试了,一点效果都没有!”


朱元璋自然是知道朱由检是在“极限转移话题”,

但崇祯危局也是他万分关切的事,

于是,

朱元璋每日不仅要面对自己洪武朝的政务,

还要提点崇祯朝的事,

加上,他对朱棣始终有心结,

郁结难舒之下,

朱元璋肉眼可见地衰老,

头上的黑发几乎全部被白头发取代,

背也变得更弯,

缔造大明的真龙,正变得垂垂老矣。

······

时间很快就过去了一个月,

朱棣站在太庙偏殿门口,

心里有些发虚,

为了不想忍受父皇的训示,

他已经有近一个月没来了,

但古语有云,丑媳妇终归要见公婆,好儿子总是要见亲爹,

他深呼一口气,小心翼翼地推开门,步入太庙偏殿之内,

“没有人?父皇不在?”

“他们还没来,甚好!”朱棣见殿内无人,不自觉地松了一口气,

这时,他身后响起一道严厉的声音,

“老四,好啊!”

“你终于肯出现了!”

朱棣又是不自觉地一颤,

朕都是老皇帝了,

怎么还是那么怕父皇,

他旋即转身过去准备行礼,却是大吃一惊,

“父皇,您怎么老了这么多?!”

“您还是洪武二十五年的父皇吗?”

“混账!”朱元璋肉眼可见的心情糟糕,径直坐到主座上开骂道,“你这是在咒朕?”

“你也不看看你自己,老成什么样了?”

朱棣无语地咽了一下喉咙,

父皇的嘴,从来不会认输。

却听父皇继续说道,

“你也别岔开话题了,”

“咱今天就要和你摊牌,”

“你老实告诉咱,你到底是怎么坐上皇位的?!”

朱棣抬眼看着朱元璋,额头开始渗出细汗,

“父皇,那不重要,”

“重要的是,儿臣即位之后,励精图治,振兴大明,”

“后世的由检,您也看到了,大明国祚在儿子这儿传承了十四任,”

“儿臣是当之无愧的最优秀的太宗。”

话音刚落,

一声“太祖爷?!”传来,

父皇表情惊讶地看向自己的身后

朱棣转过身,

只见一个年纪二十五左右,面容忧郁的长脸青年正愣愣地打量着自己,

而对方身上,

自然也是穿着大明皇帝标配的明黄龙袍。

“成祖爷?!”

“太好了,成祖爷您也在!”

“老天爷显灵了!老天爷真的显灵了!他派人祖宗来帮朕了!”

“我大明有救了,真的有救了。。。”青年皇帝赶紧上前跪倒在地,激动地难以自抑,用力地掐着自己的手背,传导而来的痛感表明,他面对的不是梦境。

而朱元璋已是见怪不怪了,

“身穿龙袍,定然又是我大明后世的皇帝,”

“长得很像由检,”

“也跟由检一样的冒失。。。”

朱棣却是被“成祖”两字刺激到,没有和青年皇帝解释偏殿中的天赐机缘,而是直接呵斥道,

“稍安勿躁!”

“冒冒失失地成何体统?!”

“你可是我大明后世皇帝?快快说来。”

“朕失礼了,望成祖爷恕罪。”青年皇帝一拜,

朱棣再度厉声呵斥道,“放肆!”

“朕是大明太宗,什么成祖,不得乱叫,”

“还有,在朕面前,哪有你称朕的份!”

青年皇帝眉头微挑,面露尴尬,

成祖爷果然一辈子,都在追求“太宗”这个名分,

仙逝成魂了,都还执拗于庙号,

嘉靖爷真是造孽,给他老人家改为“成祖”,

要是嘉靖爷见到了成祖爷,指不定会挨什么处置,

不过他们都是魂魄了,

好像也没法子动粗吧?

“额。。臣孙失礼了,太宗爷恕罪。”

“两位祖宗容禀,臣孙名唤朱慈烺,乃两位祖宗之后两百多年的大明第十七任皇帝。”

“臣孙的年号是义兴。”


“儿臣与大臣们查遍史籍经典,终于商议出来法子了,”

“那便是帝王要善于理政,多任贤用能,不拘一格降人才,”

“充分授权给大臣,给予他们信任,专事用专人。。。”

朱高炽嘴角微扬,一脸自信地禀报着自己的想法,

他觉得这次的答案,一定能得到父皇的赞赏。

而朱棣却是脸上红紫不定,

不得不说,这老大的确是一个有智略的理政好手,

这法子核心思路,和父皇的所言几乎一致,

就是措辞更加委婉,

他这是第二次与父皇想到一块去了,

要不是他不可能在偏殿见到父皇,

朕都怀疑他在串通父皇了,

可他为什么还是不早点说出来?

还是晚了一步,

又害朕被父皇一通训斥,

到这会了,他才一脸得意地跟朕禀报,

来晚了还想邀功,门都没有!

“老大,你刚才说善于理政是什么意思?”

“啊?!儿臣愚钝,什么善于啥意思?”朱高炽抬眼瞄了一眼父皇,一股不祥的预感顿时涌上心头,

老爷子,又要找孤的茬了。

“你明知故问,朕问你,坊间传言,朕你是的征北将军,”朱棣语气不善道,

“是征北大将军。”朱高炽嘟囔道,

“嗯?!什么大?”朱棣没有完全听清楚儿子说什么,但他肯定绝对不是好话。

“父皇恕罪,臣根本没听说过,我大明上下皆拥戴父皇,没人敢说这种大逆不道话。”朱高炽低头说道。

“没人说?这种话岂会是凭空出现的?”

“依朕看,一定是你或者你的人在外面传,”

“朕看你这太子爷是等太久了,着急上位啊。”朱棣声音骤然提高八度,把之前从父皇那里受的气,撒到了儿子头上。

朱高炽立时跪地,哭丧着脸,求饶道,“父皇息怒啊。”

“儿臣真不知道这话,儿臣也没有自己人,那些大臣都是父皇的人,”

“天下人都只认得父皇您,儿臣从未有不臣之心?!”

“父皇明鉴啊!”

朱棣还没撒够气,继续强势输出道,

“朕就是明鉴了你的小心思,”

“说!这朝野上下,有多少你太子爷的人?”

“。。。”

半个时辰后,

挨完训斥的朱高炽顶着一副苦瓜脸,跄跄踉踉地从御书房出来,

迎面而来的夏风,吹起了他额前的几缕散发,

他没感到一丝炽热,有的是透彻心扉的委屈,

老爷子最近到底是怎么了?

北征也不去了,

一天到晚神神叨叨地研究假设性议题,

动不动就拿着陈谷子芝麻烂事,训斥孤一通,

这日子,啥时候是个头啊?!

······

诏狱内院西房区,

院子里,

林豪正躺在竹椅上,借着树荫睡得正酣,

一阵“哐哐哐”的金属触碰声,

以及嘈杂的喧哗声,将他惊醒。

他坐起身,揉了揉眼睛,

赫然看见一大队锦衣卫,正站定在院子的各个角落,

院中一个套着枷锁,四肢被铁链锁住的年约五十多岁,中等身材的黑皮肤老者,正傲然站立着。

蒋瓛目光不善地看着那老者,冷笑一声,

“叶侯爷,都到这儿了,”

“你再死硬也无用,”

“还是好好地想一想,有什么没交代的吧。”

“蒋瓛,你这狗东西,诬陷忠良,迟早会有报应的,”叶升满目怒火,恨不得立刻出招手刃了蒋瓛。

“本官有没报应另说,但是叶侯爷马上就会有了,”

“你叶府上下四十多口人,全部都关在我诏狱里,你总不想他们有事吧?”蒋瓛言语中满是威胁,

“你?!你想怎么样?本侯是冤枉的。”叶升被说中软肋,眉头微微挑动着。


快杀了我,让我回现代享福。

在院外警戒的大内高手们,听到皇帝摔杯子,

以为皇帝在摔杯为号,

立刻进院内,准备杀敌护驾。

只在一息之间,他们将朱元璋围护起来,

还有两名侍卫一左一右直接将刀架在了林豪的脖子上。

“陛下?!臣等救驾来迟,您没事吧?”大内侍卫队长,确认场面已经控制住,“院内已经安全,此贼如何处置?”

院内只有皇帝和林豪两人,

所以大内侍卫们默认林豪欲对皇帝不利。

林豪目光灼灼地注视着朱元璋,

他确定自己刚才一番尖锐的言语输出,

不仅否定了老朱解出那些“异想天开”议题的念想,

而且还借着“比对案例”光武帝,点出了老朱的缺点,

按照老朱的小心眼和暴脾气,

自己现在必然是死上加死,当场格杀都是便宜的了。

可出乎他的意料,

朱元璋只是放下狠话,

“吩咐锦衣卫,将此獠好生看管,”

“待彻查清楚他的案情之后,再行处决。”

“摆驾回宫!”

说完,

朱元璋用力甩了一下衣袖,便转身离去。

他不是无缘无故做出“再行处决”林豪决定的,

因为他要肃清胡党的存在,

而林豪已经被他定为胡党成员,又与叶升案紧密相关,

所以他从暴怒中迅速冷静下来,

想着等着案子办完了,再杀不迟。

而林豪自然是不知道朱元璋详细的盘算,

他此刻正为自己没有速死成功,感到深深地遗憾,

老朱,这样都不杀我?!

我该夸他仁慈善良呢?还是夸他多疑误事呢?

他刚才说查清我的案情?

看来我注定还是要以“团体罪”被处死,

只希望锦衣卫那边动作能麻利点。

······

四川,

建昌地区(今西昌),

明军平叛大营,

商讨如何剿灭元朝余孽月鲁帖木儿叛军的军事会议,已进行到最后阶段。

站在中央主帅位置前的是,一名身材魁梧,肩宽背厚,须发黑白相间,肤色黝黑的五十岁左右的男子,

他的额角与眉间,还刻着几道浅浅的皱纹,

此人正是战功显赫的大明凉国公蓝玉。

“这月鲁帖木儿如此狡猾,不敢和我大军正面对阵,想通过游击袭扰,迫使我大军退却,简直痴心妄想,”

“传本帅军令,大军实行坚壁清野之策,”

“断他的补给,让乖乖引颈受戮!”大军主帅蓝玉,发出了作战指令。

“卑职谨遵帅令!”众军官齐声领命,便依次告退离去。

片刻之后,

一名长相酷似蓝玉的青年军官步入大帐,

朝着坐回位置上的蓝玉,行礼道,“孩儿见过父帅。”

蓝玉见是自己的长子蓝闹儿,没有多说什么,只是摆摆手示意免礼,

蓝闹儿看了看左右,走到父亲身边,奉上两封密信,

“父帅,这是河南发来的飞鸽传书,叶侯爷已经被锦衣卫抓了,我们的人没能阻止,预计这会人快到京城了,”

“还有这封,是京城的表弟发来的,”

“上面说叶侯爷与胡党有勾连,已经证据确凿了,”

“据安插在锦衣卫内线的消息,有个软骨头文官,好像叫什么林豪,贪生怕死,不管什么罪都认,”

“以至于一些已被消除证据的罪名,都凭空有了他这个人证,”

“二弟的意思是,想保叶侯爷已难如登天了。”

蓝闹儿口中的二弟说的是,蓝玉的二儿子蓝太平,

每次蓝玉领命出京,

他们兄弟二人都是轮流跟随,一个随父出行,作为辅助,

相关小说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