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裴子度孟瑶的其他类型小说《裴子度孟瑶和离后不入爱河,清冷前夫不干了小说》,由网络作家“春山玉”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甘棠显然还要继续责问,但青棠机智地转移了话题,她推了推甘棠:“夫人等着你呢,你快去见夫人吧。”一听夫人在等,甘棠立刻收起了责备的态度,她正了正衣冠,确保自己的装束得体,然后才迈步向夫人的房间走去。她的心中虽然对青棠有些不满,但也明白夫人的等待更为重要。青棠看着甘棠的背影,轻轻地揉了揉自己的额头,心中暗自思忖,甘棠姐姐虽然严厉,但也是真心为了夫人好。她转身继续自己的活计,心中却也对甘棠的归来感到一丝安心。兰心院的夜晚,因为甘棠的归来而变得更加温馨。屋内,孟瑶正坐在书桌前,手中拿着一本书,但她的心思却飘向了门外。听到甘棠进来的脚步声,她抬起头,露出了一个温和的微笑。“甘棠,你回来了。”孟瑶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期待和宽慰。甘棠走到孟瑶面前,恭...
《裴子度孟瑶和离后不入爱河,清冷前夫不干了小说》精彩片段
甘棠显然还要继续责问,但青棠机智地转移了话题,她推了推甘棠:
“夫人等着你呢,你快去见夫人吧。”
一听夫人在等,甘棠立刻收起了责备的态度,她正了正衣冠,确保自己的装束得体,然后才迈步向夫人的房间走去。
她的心中虽然对青棠有些不满,但也明白夫人的等待更为重要。
青棠看着甘棠的背影,轻轻地揉了揉自己的额头,心中暗自思忖,甘棠姐姐虽然严厉,但也是真心为了夫人好。
她转身继续自己的活计,心中却也对甘棠的归来感到一丝安心。
兰心院的夜晚,因为甘棠的归来而变得更加温馨。
屋内,孟瑶正坐在书桌前,手中拿着一本书,但她的心思却飘向了门外。
听到甘棠进来的脚步声,她抬起头,露出了一个温和的微笑。
“甘棠,你回来了。”
孟瑶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期待和宽慰。
甘棠走到孟瑶面前,恭敬地行了一礼:
“夫人,甘棠回来了,一切都好。”
孟瑶坐在书桌旁,柔和的烛光映照着她温婉的面庞,她的笑容中透露出一丝欣慰:
“听你这么说,我就放心了。”
她的声音柔和,如同春风拂过心田。
甘棠站在孟瑶面前,她的态度恭敬而诚恳:
“夫人,太师的身体康健,小公子也很听话,没有闯祸,夫子说读书也颇有长进。”
孟瑶的眼中闪过一丝关切,她继续问道:
“祖父的饮食如何?阳哥儿的功课有没有落下?”
她的问题细致入微,显示出她对家人的深切关怀。
甘棠一一作答,她的声音平静而清晰:
“太师的饮食正常,小公子的功课也未曾落下,先生还夸他聪明好学。”
孟瑶轻轻点头,她的心中充满了对家人的思念和对甘棠的感激:
“你奔波了一天,一定很累了,快下去休息吧。”
甘棠微微摇头,她的声音中带着一丝坚定:
“夫人,我不累。能为夫人分忧,是甘棠的荣幸。”
孟瑶站起身,轻轻拍了拍甘棠的手:
“你总是这么尽心尽力,我都不知道该怎么感谢你。”
甘棠微微一笑,她的笑容中带着一丝谦逊:
“夫人言重了,这都是甘棠应该做的。”
......
方鹤安坐在书桌前,目光在公文上徘徊,却无法聚焦于字迹之间。
他的心中被方芸的泪水和委屈所触动,思绪如同被春风吹皱的湖面,难以平静。
尝试着重新沉浸于公务,但那些严谨的条款和繁复的数据,此刻却显得格外遥远。
终于,他放弃了继续批阅公文的尝试,长身而起,步出了书房。
夜色中的方府宁静而庄严,月光洒在青石板路上,映出他修长的身影。
方鹤安的步伐坚定而迅速,他的内心却充满了矛盾和思索。
兰心院的院门在望,方鹤安轻轻推开门,步入了这个充满温婉气息的院落。
院中的花香在夜风中飘散,与灯火交织,静谧而温馨。
他的到来打破了院中的宁静,丫鬟们见状,纷纷行礼,低声问候。
方鹤安轻轻点头,他的目光在院中搜寻,最终落在了孟瑶的居所。
他缓步走向那扇半掩的门,轻敲了几下:
“孟瑶,是我。”
屋内传来孟瑶温和的声音:
“进来吧。”
她的声音平静,却带着一丝期待。
方鹤安推门而入,只见孟瑶正坐在窗边,手中拿着一本未完的书卷。
她的身影在月光下显得分外柔和,气质温婉。
两人的目光在空气中交汇,无需多言,便能感受到彼此心中的波动。
“这么晚了,你怎么来了?”
孟瑶轻声问道,她的眼神中带着一丝关切。
方鹤安走到孟瑶的身边,他的声音低沉:
“芸儿的事,我听说了。我想,我们应该谈谈。”
孟瑶轻轻放下书卷,转过身来,面对着方鹤安:
“你说得对,我们确实需要好好谈谈。”
两人在窗边坐下,夜色中的庭院映入眼帘,花香、月光、轻风,一切显得那么和谐。
但是气氛突然变得有些微妙。
她太干脆直接了。
方鹤安站在孟瑶面前,两人的目光在昏黄的烛光下交汇,空气中似乎弥漫着一种难以言说的张力。
方鹤安沉默了半晌,他的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
他曾怀疑孟瑶是不是故意要他过来的,但很快又否定了这个想法。
他的声音低沉,带着一丝淡然:
“芸儿的开支不必太过限制,你也知道,她喜欢珠钗罗裙。”
孟瑶的手指不自觉地揉捏着书页,她的声音清冷,如同窗外的月光:
“你知道她的开支吗?”
她的话语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讥讽。
方鹤安没有直接回答,他只是皱了皱眉,开口说:
“不过就是花些银子的事。”
在他看来,方芸的开销不过是小事一桩,不值得过多纠结。
孟瑶轻轻笑了一声,那笑声在书房内回荡,带着一丝自嘲和无奈。
在方鹤安眼中,方芸的开销真的只是“花些银子的事”吗?
她的轻笑让方鹤安感到不舒服,他冷冷地看着她。
孟瑶没有回避方鹤安的目光,她的眼神中带着一丝坚定:
“你俸禄多少?”
她的问题直截了当,没有丝毫的拐弯抹角。
方鹤安的眉宇间掠过一丝不悦,他显然没想到孟瑶会问这个问题。
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冷淡:
“这与此事有何关联?”
孟瑶轻轻放下手中的书卷,她的声音平静而有力:
“家计之事,岂能视而不见?银子虽好,但也要量入为出。”
书房内的灯火轻轻摇曳,投下两人的影子。
方鹤安的声音在孟瑶的清冷质问中显得有些不以为意。
他轻描淡写地回应:
“那也不必苛责一个小女儿的花销,她能花多少?她素来懂事,可能一时贪了心,想要多买些罢了。”
孟瑶听罢,心中涌起一股难以抑制的怒气,她的手指不自觉地用力,书页在她手中微微皱起。
苛责?
孟瑶站在窗前,心如刀绞。
月光洒在她的身上,却无法温暖她此刻冰凉的心情。
方鹤安的话语像一根刺,深深扎进她的心里。
“我来给母亲请安。”
她的声音柔和,带着一种对长辈的尊敬。
方芸作为府里的小姐,也是主子之一,但她的到来在兰心院并不常见。
青棠和甘棠交换了一个眼神,她们的脸上露出了一丝释然。
李嬷嬷的介入,让原本僵硬的气氛得到了缓解。
她们也随即上前,向方芸行礼,表示欢迎。
“小姐,您来得真早。”
青棠轻声说道。
昨天孟瑶的不适让整个院子都笼罩在一种担忧之中。
今天孟瑶还在安睡,青棠和甘棠也没有去打扰她,她们心中有着共同的想法,希望孟瑶能够多休息一会儿。
甘棠上前,脸上带着一丝歉意:
“夫人昨日身子不适,现在还在睡。”
方芸环顾四周,兰心院的环境宁静而雅致,每一件摆设都显得井然有序。
她的目光最终落在了孟瑶居室的门上,那里紧闭着。
方芸垂眸:
“我不急,母亲昨晚不适,就让她多休息一会儿吧。”
方芸轻声说道,她的声音中带着一丝关切。
李嬷嬷听后,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她知道方芸的这份心意是真诚的。
她轻声提议:
“小姐,要不您先在庭院里坐坐,或者去花厅喝杯茶,等夫人醒来?”
方芸点了点头,同意了李嬷嬷的提议。
她走向庭院中的石凳,轻轻地坐下,目光投向了庭院中的花草,似乎在欣赏着这份宁静。
方芸坐在庭院的石凳上,她的姿态宁静,目光柔和地扫过那些随风轻摇的花草。
阳光从树叶间洒下,为她的身影披上一层温暖的光晕,她在这片宁静中找到了一丝心灵的慰藉。
甘棠和青棠在一旁相互交换了一个忧虑的眼神。
她们心中明白,孟瑶的身体状况并不稳定,昨晚的不适让她们记忆犹新。
她们不确定孟瑶何时会醒来,也不愿轻易打扰夫人的休息。
甘棠轻声对青棠说:
“夫人昨晚那么难受,也不知何时会醒?”
她的声音中满是忧虑。
青棠点了点头,她同样感到为难:
“但是小姐在这里等着,我们也不好让她觉得夫人在故意冷落她。”
她的目光不时投向方芸,担心方芸会误会她们的用意。
两人在孟瑶的居室外低声讨论,试图找到一个既能照顾到夫人的休息,又能不让对方芸感到被忽视的解决办法。
青棠的心情如同被春日里的寒流侵袭,感到一丝不悦。
她觉得方芸在这儿等待显得多余,心中暗想,不如早点请她回去,免得彼此尴尬。
青棠心里嘀咕着,夫人身体康健时,从未见过方芸如此殷勤。
上次夫人派人请她,她竟只是敷衍地遣个嬷嬷过来,如今却突然变得这般关心,真是让人捉摸不透。
她心中不免有些怨言,但也不敢明说。
甘棠察觉到了青棠的情绪,轻声附和道:
“确实,小姐今天的到来有些出乎意料。”
她的声音中带着一丝忧虑,似乎在担心方芸的突然改变背后隐藏着什么。
她们知道,夫人与方芸之间毕竟没有血缘关系,任何一点慢待都可能被人放大,成为不良的名声。
一炷香的时间悄然流逝。
甘棠再次轻手轻脚地走进孟瑶的居室,房间内依旧宁静,孟瑶沉浸在安稳的睡眠中,没有丝毫要醒来的迹象。
甘棠看着孟瑶安详的睡容,心中感到一丝安慰,她轻声退出了居室。
她能感觉到方鹤安的不情愿,他的犹豫,这让她感到一种难以言说的难受。
她的嘴角勾起了一抹自嘲的苦笑,似乎在嘲笑自己对这份情感的期待。
“孟瑶。”
方鹤安再次开口,他拒绝谈这件事情:
“你......你先回去休息。”
孟瑶的手指不自觉地握紧了衣摆,她能感觉到布料在手中的质感,那是一种实在的感觉,与她此刻虚无的心情形成了鲜明对比。
她的目光在书房内游移,书架上的书卷、书桌上的文房四宝、还有那跳跃的烛火,每一样物品都显得那么安静,那么与世无争。
孟瑶站在那里,心中涌动着无尽的哀愁与无助。
她的目光穿透了书房内昏暗的烛火,望向了更远处的黑暗,那里似乎隐藏着她所有的孤独与凄凉。
她嫁给方鹤安七年,将自己的一切都献给了这段婚事。
方家是新贵,但之前是寒门。
方鹤安与当今圣上——昔日的六皇子,曾在乡野间结下过深厚的情谊。
那时的新帝还只是被遗忘的六皇子,在乡野中藏匿。
后来朝中的震荡如同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雨,太子惨死,先皇病重,这一系列的事件令整个京城陷入了混乱。
而在这风云变幻之际,六皇子在方鹤安的协助下,招兵买马,一路奔波,历经艰难险阻,最终平安返回京都。
方鹤安凭借忠心与智谋,为六皇子的登基之路扫清了障碍。
新帝即位后,方鹤安自然得到了丰厚的回报,他的官职一升再升,权势日渐显赫,成为了京都中人人敬畏的权贵。
而在方府的庭院深处,孟瑶如同一位能干的舵手,巧妙地驾驭着方家这艘大船在权贵的海洋中航行。
方老夫人对于复杂的权贵交际显得力不从心,孟瑶便自然而然地承担起了这一角色,成为了方家与各家夫人之间的联系。
她尽心尽力的操持庶务,教养幼女。
她的家族,也曾经显赫一时,如今却只剩下了回忆和空荡。
她的父母、兄长相继离世,留下一个年幼的弟弟和年迈的祖父,家族的重担沉沉地压在她的肩上。
她曾希望方鹤安能成为她最坚实的依靠,然而现在,面对他的冷淡,她感到了前所未有的绝望。
......
“鹤安。”
孟瑶的声音中带着一丝颤抖,她试图在话语中寻找力量:
“这个孩子,他是我们的孩子,难道你不希望他得到幸福吗?”
方鹤安的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他转过身,避开了孟瑶的目光,声音低沉:
“我......我自然希望孩子幸福。”
孟瑶的心中涌起一股无力感,她能听出方鹤安话语中的犹豫和不确定。
她深吸了一口气,试图平复自己的情绪:
“那么,我希望我们能一起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家。”
方鹤安沉默了,他的目光再次与孟瑶相遇,他的眼神中终于有了一丝决断的光芒:
“我会尽力。”
尽力?
孟瑶的目光落在了方鹤安的身上。
她的眼中没有了往日的光芒,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深深的失望和苦涩。
她的嘴角勾起了一抹惨淡的笑容,那是一种自嘲,也是一种无声的抗议。
她深吸了一口气,然后缓缓上前一步。
方鹤安抬起头,看到了孟瑶脸上的笑容,他的心中不由得一滞,他能感受到孟瑶的情绪变化。
孟瑶的步伐坚定而沉重。
她站在方鹤安的面前,两人的目光在空气中交汇,彼此的眼神中都有着无法言说的东西。
孟瑶紧握着手帕,她能感受到手心的汗水。
她终于说出了口:
“我想我们,应该好好把话说开。”
方鹤安沉默了,他的目光再次投向窗外,夜色中的庭院显得格外寂静。
他知道,孟瑶所说的“把话说开”,意味着他们需要面对那些未曾解决的问题,需要揭开那些隐藏在心底的伤疤。
“好。”
方鹤安的声音低沉,他转过身,面对着孟瑶,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决然:
“我们谈谈。”
两人在书房中相对而坐,烛光映照着他们的面容,空气中弥漫着一种紧张。
陈拾站在远处,他的目光时不时投向书房的方向,夫人已经进去很久了。
他心中默默祈祷,希望大人与夫人能够化解误会,重归于好。
他知道,这不仅仅是为了他们自己,也是为了整个方府的以后。
......
书房内,方鹤安的姿态显得格外冷静,他撑着下巴,目光中没有一丝波澜,仿佛是一尊没有感情的雕塑。
他的话语简短而直接:
“你说。”
这个简单的两个字,却如同冬日里的寒风,冷冽而刺骨。
孟瑶站在那里,她的心中涌动着复杂的情绪。
她听了方鹤安的话,内心涌起一股荒谬感,她想笑,却也真的轻声自嘲地笑了出来。
她的笑声在书房内回荡,带着一丝凄凉和无奈。
“方鹤安。”
孟瑶轻声说道,她的声音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尖锐:
“弄死你妻子的是你娘,你不应该来责怪我。”
方鹤安的眉宇间没有变化,他的目光依旧冷淡,仿佛孟瑶的话并未触动他心中的任何情感。
孟瑶继续说道,她的声音逐渐变得坚定:
“你就是责怪你自己没有保护好她,也不应该来责怪我。我从未见过她,我和她无瓜葛,没有仇怨。”
书房内的空气似乎变得更加沉重,孟瑶的话语如同重锤,一下下敲打在两人的心上。
“你这样的冷落我,疏离我,一腔怨恨发泄在我身上。”
孟瑶的声音中带着一丝委屈,她的眼中开始泛起泪光,但她依旧坚强地站在原地。
“公道吗?”
书房内,气氛沉滞,方鹤安沉默着,他的目光避开孟瑶,仿佛在逃避着什么。
孟瑶站在那里,她的眼神中闪烁着坚定与不解,她的声音在沉寂的空气中响起,清晰而有力。
“我当初也不是非嫁你不可。”
孟瑶说道,她的话语中透露出一丝自尊和不平:
“婚事是你同意的,你现在这副模样到底是做给谁看呢?”
李嬷嬷静静地站在一旁,她的目光始终关注着方芸,心中充满了忧虑。
夜色下的香云院,灯火与星光交织,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祥和的氛围。
方芸的心情随着时间的流逝愈发焦虑,直到门外突然传来急促的脚步声,打破了院中的宁静。
一个丫鬟匆匆跑进屋内,她的出现如同一阵风,带来了外面的消息。
方芸猛地抬头,眼中闪过一丝光芒,急切地问道:
“是不是我爹回来了?”
她的声音中带着一丝颤抖,是她对父亲归来的期盼。
小丫鬟一个劲地点头,她的眼神中带着一丝兴奋:
“小姐,我看见大人归家了。”
她心中暗自思忖,大人的风姿卓越,即使在夜色中也难以掩盖其风采。
只是夜色深沉,无人注意到丫鬟脸上的微妙变化,否则在香云院中又会引起一番议论。
方芸听到父亲回来的消息,脸上露出了难以掩饰的喜悦,她高兴地直接起身,动作迅速而急切。
李嬷嬷见状,连忙在后面提醒:
“小姐慢点。”
但方芸的心早已飞向了父亲那里,她没有听从李嬷嬷的劝告,一心只想快些见到父亲。
方芸穿过庭院,她的裙摆随风轻扬,步履匆匆,仿佛连周围的空气都因她的急切而变得活跃起来。
庭院中的花草在夜色中静静摇曳,似乎在为她让路,月光洒在她的身上,为她的身影披上了一层银纱。
李嬷嬷紧随其后,她的脸上带着担忧,同时也有着一丝无奈。
她知道方芸的性子,一旦决定了什么事,就很难改变。
她只能在心中默默祈祷,希望方芸与大人的见面能够顺利。
方芸终于来到了方鹤安的书房外,她停下了脚步,深吸了一口气,试图平复自己的情绪。
书房内透出的烛火温暖而柔和,透过窗纸映出方鹤安的身影,显得沉稳而宁静。
方芸轻轻敲响了门,声音中带着一丝期待:
“爹爹,是我,芸儿。”
方芸怀着满心的期待和依赖,轻手轻脚地走到了方鹤安的书房前。
在她的世界里,父亲是无所不能的存在,总能为她撑起一片天。
她相信,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只要有爹爹在,一切都能得到解决。
方鹤安刚刚结束了一天的繁忙公务,洗净双手,回到书房准备继续处理剩余的文书。
他坐下,提笔,正要沉浸于公文的海洋中,却被突如其来的敲门声打断。
他的思绪瞬间飘回到昨晚与孟瑶的对话。
门外传来的声音打断了他的回忆,是方芸。
他起身,步履稳重地走向门口,打开门,看着眼前这个自己疼爱的女儿,温和地问道:
“芸儿,你用过晚膳没有?”
他的声音中透露出一丝关切。
方芸却没有回答,她直接叫了一声“爹爹”,然后扑向方鹤安,像是要寻求一个安慰的拥抱。
方鹤安轻轻躲开,但动作中没有一丝冷漠,他用手臂拦着她,确保她不会摔倒,同时保持着适当的距离。
“怎么了?”
方鹤安轻声问道,他的眼神中充满了父亲的温柔和关怀。
方芸站稳后,抬起头,看着方鹤安,她的眼神中带着一丝求助:
“爹爹,我......我想和您说件事。”
她的声音中带着一丝颤抖,显露出内心的不安。
书房内,灯火通明,书架上摆满了各种书籍,散发着淡淡的墨香。
书桌上的文房四宝静静地摆放着,一切都显得井然有序。
窗外的月光洒在地板上,为这个春夜增添了一份宁静。
方鹤安点了点头,示意方芸进屋坐下:
“进来坐下慢慢说。”
他的声音平和,给人一种安心的力量。
方芸跟随方鹤安进入书房,她的心情逐渐平静下来。
在这个充满父亲气息的空间里,她感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安全感。
书房内,方鹤安的目光柔和而深沉,他看着眼前泪眼婆娑的女儿,心中涌起一股怜惜。
他轻声问道:
“有什么事,告诉爹爹。”
方芸的眼中噙满了泪水,她的声音带着哭腔,显得分外委屈:
“母亲今日查账,说我开支大,可是女儿就买了些布料珠钗。”
她一边说,一边泪水沿着脸颊滑落,仿佛是心中的委屈找到了出口。
方鹤安的眉宇间掠过一丝沉思,他安慰方芸:
“别哭,布料珠钗乃女子常事,爹爹明白。”
他的声音平静而坚定,给方芸带来了一丝安慰。
方芸的哭泣渐渐平息,她抬起头,泪眼朦胧地看着方鹤安,感受到了父亲给予的力量和支持。
方鹤安转而对站在门外的李嬷嬷说:
“李嬷嬷,送小姐回去休息吧。”
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命令。
李嬷嬷连忙走进书房,她的态度恭敬而小心:
“是,大人。”
她轻轻扶住方芸,准备带她离开。
方芸站起身,她的情绪已经平复了许多,但仍带着一丝抽噎:
“谢谢爹爹。”
她的声音虽低,却充满了感激。
方鹤安点了点头,目送着方芸和李嬷嬷离开书房。书房的门轻轻关上,屋内恢复了宁静。
方鹤安重新坐下,他的目光落在书桌上的公文上,但心思却依旧在女儿的身上。
书房内,灯火依旧明亮,月光从窗外洒入,与烛火交织在一起,温馨而祥和。
......
兰心院内,夜色已深,灯火依旧温暖地照耀着每一个角落。
甘棠的身影出现在院落中,她的归来打破了夜晚的宁静。
青棠一见到甘棠,两人的目光在半空中交汇,随即不约而同地翻了一个友好的白眼,这是她们特有的打招呼方式。
甘棠作为年长的丫鬟,总是以姐姐自居,对青棠的没规矩总是看不过眼。
她直接在青棠头上戳了一指,青棠疼得皱起了眉头,却不敢大声呼痛,只是小声地抱怨。
“你这丫头,又没规矩了。”
甘棠的声音中带着一丝责备,但眼神中却透露出一丝宠溺:
“要你长长记性,怎么照顾夫人的?”
青棠捂着头,她的声音中带着一丝委屈:
“我有照顾好夫人。”
她知道甘棠的严格实际上是出于对夫人的关心。
她们小心翼翼地帮助孟瑶更衣,然后扶她躺在床上,细心地为她盖好被子。
甘棠的目光落在孟瑶的嘴唇上,那里已经起了干皮。
甘棠的心中涌起一股心疼,她立刻为孟瑶端来一杯温水,轻声说道:
“夫人,喝点水,好好休息。”
孟瑶靠在床头,她的脸上没有口渴的神情,反而是一种无力的疲惫。
她轻声回应:
“我不觉得渴,也不觉得饿,就是......”
她的话顿了顿,声音中带着一丝苦楚:
“就是只想吐。”
甘棠的眉头紧锁,她能感觉到孟瑶的不适,心中充满了担忧。
她将水杯递到孟瑶的唇边,尽量用平和的语气说:
“夫人,哪怕不渴,也要喝一些,润润喉咙。”
孟瑶微微点头,她知道甘棠是出于关心,便轻启嘴唇,抿了一小口水。
温水顺着喉咙而下,为她带来了一丝舒缓,但那股恶心的感觉仍旧挥之不去。
屋内的烛火柔和,投射在孟瑶的脸上,映照出她苍白的脸色。
甘棠轻轻扶孟瑶躺好,细心地为她掖好被角,确保夫人能够舒适地休息。
青棠在一旁静静地站着,她的目光中也充满了担忧。
随着夜色的深沉,孟瑶的呼吸逐渐变得均匀而平和。
甘棠和青棠静静地守护在床边,直到确认孟瑶已经安然入睡,她们才轻声地离开了房间。
甘棠转身前,再次望了一眼孟瑶,确认她的睡姿舒适,轻声对青棠说:
“我们出去吧,让夫人安静地休息。”
青棠点了点头,她的目光中透露出一丝不舍,但更多的是对孟瑶的关心。
两人轻手轻脚地退出房间,尽量不发出任何声响,以免打扰到孟瑶的睡眠。
房门被轻轻关上,隔绝了屋内的宁静与外面的世界。
甘棠和青棠站在门外,她们的脸上都带着一丝忧虑,心中仍旧牵挂着孟瑶的身体状况。
甘棠轻声问道:
“你去厨房看看,白粥准备好了没有。如果夫人半夜醒来,或许会需要些吃食,时刻备着。”
青棠应了一声,便匆匆朝厨房的方向走去。
她的步伐轻快,转瞬就不见了。
甘棠则留在门外,她的目光再次投向房门,心中默默地祈祷夫人能够安然度过这个夜晚,也希望明天她的状况能够有所好转。
月光洒在走廊上,照亮了甘棠的身影。
她静静地站立着,守候着孟瑶。
周围的环境沉浸在一片宁静之中,只有偶尔的微风和远处的虫鸣打破了夜的寂静。
屋内,孟瑶在月光的照耀下安详地睡着,她的脸上没有痛苦和不安,只有平静和放松。
......
青棠急匆匆地赶到厨房,心中焦急,希望能为孟瑶准备一些热粥。
然而,当她踏入厨房,只见冷锅冷灶,一片寂静,她的脸色瞬间沉了下来。
她迅速寻找着当差的婆子,终于在一个角落里发现了那个偷懒的婆子。
青棠的语气强硬:
“煮些粥,用上好的精米,就放炉子上煨着,夫人要是喝,随时都能喝上。”
那婆子原本懒散地靠在灶边,听到青棠的话,却是翻了个身,语气中带着不耐烦:
“夫人要是不喝呢?”
她的态度傲慢,显然没有把青棠的话放在心上。
青棠的心中涌起一股怒火,她几乎能和眼前的婆子立刻吵起来。
她的声音提高了几分:
“什么叫不喝?”
她夫人都一天没吃了,这偷懒的婆子居然还盼着夫人不吃呢?
最新评论